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98X(2014)03(c)-0145-01
1 教程的处置及教学思路设计
(1)教程的处置:本节课为两课时,此节为第一课时。依据教学的需要,我对教程进行了整理。把后部分常识中与人口增长有关的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中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及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常识调整到第一课时讲,第二课时为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判读练习,如此增强了常识完整性。(2)教学思路的设计。本节教学思路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关注新课标理念,学习日常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进步有用的地理,重视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包含革新能力的培养。③拓展学生的视线,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 目的设计
(1)常识与技能。①知道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②掌握剖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是什么原因;③通过剖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进步情况,理解、学会每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区域分布的差异;④通过比较剖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剖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2)过程与办法。①通过对不同区域资料的剖析,考虑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②借用案例剖析,培养学生好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态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起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②通过剖析国内人口进步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知道国内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获得的巨大收获,进一步理解国内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③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性调查研究,充分借助有关资料剖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3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是什么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2)人口增长模式的种类、特点、影响原因及代表国家。
4 教学难题
(1)人口增长的特征;(2)人口增长模式的种类、特点及区域分布。
5 教学办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相结合。
6 教学筹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有关人口增长资料。
7 教学过程设计
(1)第一是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出示幻灯片,内容为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图片。师问:2009.6.5日是什么日子?(世界环境日)。教师:环境是人类赖以存活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必学一大家主要学习了人类赖以存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今天开始大家来学习必学二人文地理环境,也就是人类活动与环境,今天大家学习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教师第三出示幻灯片:世界第60亿人口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图片。进而提出问题:世界乃至中国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一刻?(学生回答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太多)。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考虑并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探究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过程的教学环节。如教师在讲授“历史上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时,还是先用幻灯片出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办法。接着师生一同总结步骤与办法:先看图名,再看图例,然后看横纵坐标代表的变量及关系,最后看曲线的形状(陡缓)及表达的意思。最后教师让同学们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考虑下列问题:①世界人口的变化历程了那几个阶段,呈现了哪种增长趋势?什么时间增长最快?②这幅“历史上的人口增长示意图”反映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征?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读图考虑回答问题及学生读数据图表,自主学习完成问题。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来对学生进行读图技能的培养。由于本部分常识困难程度不是非常大,所以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考虑问题的能力,当中教师可做适合启发引导。
再如教师讲授“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要紧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时,教师出示板书:计算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然后教师再出示当地区(海拉尔区)2007年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及总人口数,求算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学生依据教师提供数据计算并学会计算办法。学生通过案例进行剖析,初步理解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并通过合作学习、一同讨论理解人口增长要点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教师再向同学们提出问题:通过读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总结出世界人口各区域(大洲)人口增长有什么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读人口增长的柱状图,学会读图的办法和方法。最后教师概括:世界人口增长空间分布不均。教学环节中教师提问:当代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怎么样体现?(学生回答)亚、非、拉进步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甚至零增长、负增长。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布置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活动题的探究,特别是通过剖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剖析运用地理数据及总结概括总结的能力。还有教师讲到:影响人口增长是什么原因问题时,学生可通过阅读教程概括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是:①遭到生物规律的制约;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围多种原因的制约及最根本缘由是生产力的进步水平。由于有了教师讲授的人口增长的问题,那样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人口增长快慢带来的人口问题及对策并需要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出示三幅漫画,启发学生认识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通过漫画来揭示因为人口增长过快致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最后教师提出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同时进行总结:就业重压过大,劳动力过剩等问题。教师提问: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应采取何种对策应付?教师总结:计划生育、鼓励移民。
本部分常识包括的范围较广,也非常抽象,可借助学生熟知的国家作为切入点,一同剖析、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处置信息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以湘教版必学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为例的教学设计,体现出教师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日常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生进步有益的地理。通过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技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和提升了学生学地理的能力。